“译著联合书单”的前身为“我是编辑我推荐”,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介国内的优秀译著类新书。书单由社科文献出版社旗下品牌“索•恩”发起,力邀国内众多知名出版机构和品牌参与,定期整理发布,向读者推荐有料、有趣、有颜值的翻译作品。此外,我们也欢迎更多阅读类自媒体加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期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译著联合书单建设成为一个连接译者、编辑、媒体和读者的知识共享平台,更好地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揭示了纺织品设计和制作中的隐秘知识,
以及这门手工艺如何成为文化交流和创新的媒介∣
文明的经纬:纺织品如何塑造世界
[美]弗吉尼亚·波斯特雷尔 ∣著 张洁 ∣译
索•恩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4月
索·恩编辑燕羽推荐
公号ID:thornbird2018
第一次:30件开创性作品的艺术史)
[英]尼克·特伦德∣著 孙晓雪∣译
方寸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7月
铭石为景
[美]韩文彬 ∣ 著 王磊 雷司佳∣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媒体运营包丽娟推荐
公号ID:pku-press
美国个人主义的根源:杰克逊时代的政治神话
[美]亚历克斯·扎卡拉斯∣著 罗鸣 王一鸽 ∣译
休谟的人生智慧
[英]朱利安·巴吉尼∣著 杨春丽∣译
金马:巴拿马铁路悲歌
[巴拿马]胡安·大卫·摩根∣著 高冀蒙 | 译
大师的晚期作品
[德]阿尔伯特·布林克曼∣著 刘丽荣 | 译
虚无主义与技术
[荷]诺伦·格尔茨∣著 张红军 | 译
金雀花帝国
[法] 马丁·奥莱尔∣著 黄艳红 | 译
伪历史:不存在的未解之谜与阴谋论
[美]罗纳德·H.弗里兹∣著 王岫庐 庞淏月 | 译
女性、阅读和一间自己的房间
[英]维吉尼亚·伍尔夫∣著 罗长利 | 译
联合读创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creadion
社会学词典(第4版)
[英]约翰·斯科特、戈登·马歇尔∣主编 陈云松 白中林 等 | 译
中世纪海洋文化史
[美]玛格丽特·科恩∣主编 [英]伊丽莎白·兰伯恩∣编 刘媺 | 译
我的文豪:法国文学史小小摘要
[法] 卡特琳•莫里斯 著 ∣著 李珈仪 ∣译
生活书店营销编辑推荐
公号ID:shenghuoshudian
太空时代的英雄
[美]罗德·派尔∣著 余慧明∣译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推荐
公号ID:shkjwx
在黑暗中舞蹈:美国大萧条文化史
[美] 莫里斯·迪克斯坦∣著 彭贵菊 郑小倩∣ 译
君主之逝:千年来英国诸王死亡史
[英]苏西·艾奇∣著 欧阳瑾 宋安可 | 译
中世纪的人们往往相信君主受命于天,可实际上君主与其他人无异,不过是肉体凡胎,终究是难逃一死的凡人。但尽管同样是凡人,他们的死亡却有着深远的影响,会改变甚至扭曲历史的走向。过去的千年来,英国历经了数次王朝更迭,有40多位君主名留史册,史书上对于他们的死亡日期和继承者记载得颇为详细,但对于具体死因则不甚了了。
关于他们之死,既不乏常见之处,也有不少离奇可疑之点。胸口中箭的威廉二世是在森林中打猎时死于意外吗?皮肤溃烂的亨利四世是得了麻风病还是梅毒?被谋杀的爱德华二世是被重物压死的还是被烧得通红的拨火棍捅死的?……
试图在事发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后确定某位君主的死因面临着诸多困难,但随着考古挖掘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进步,再加上史料中有关君主日常起居和临终情况的记载,我们终于能够尝试着对这些君主进行回溯诊断了。
现在,就让我们戴上橡胶手套,来一探千年来英国诸王的死亡内幕吧。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sassp021
生活在写作之中:与契诃夫一同磨砺民族志技艺
[美]基伦·纳拉扬∣著 淡豹 | 译
这是一本将民族志研读与创意写作巧妙并置的指南。通过对写作大师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以及诸多民族志文本的细致分析,本书展示了如何用敏锐的观察力、精细的叙事技巧、充满共情的描写,来捕捉和呈现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类经验。更为宝贵的是,作者基伦·纳拉扬还分享了自己作为人类学家和作家的经历,这也使本书成为集写作指南、传记和文学分析于一体的有趣文本,展现了一种对民族志写作生动而充满新意的探索。
贯穿全书的还有大量写作建议和练习,涵盖了故事、理论、地点、人物、声音、自我等主题。从民族志写作者到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者,再到一般意义上的写作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一种文本建构的实用技艺,将创造力、文学性与学术严谨完美结合。
薄荷实验编辑郑絮文推荐
公号ID:MLab_scholarshipplus
湖南人民出版社营销编辑邓潇涵推荐
公号ID:hnrmcbs
米芾:风格与中国北宋的书法艺术
[美]石慢 ∣著 张荣芳∣译
米芾是11世纪一位成就斐然的书法家,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著名人物之一。身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或曰文人士大夫,他也对探讨书法(这是文人以形象化方式表达自我的最重要手段)的功能与风格这一理论议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本书中,石慢在艺术家跌宕起伏的人生框架内探索其书法艺术,并深入考察了米芾所在年代北宋的文化,以及米芾对文人艺术理论的推动作用。
时过境迁,米芾在北宋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不断发生变化:作为艺术鉴赏家,作为身负重任的官吏,作为寄情山水的闲逸之人,以及作为服务于帝王又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才俊。米芾正是通过探索发展书法风格来表达其在不同社会角色下变化着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本书紧随此线索,既按年代叙事又具有主题性。石慢之分析谨慎入微,兼顾书法作品的内容与书体风格,将米芾书法稳固地置身于北宋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与此同时,石慢以米芾同他生前身后书法艺术史的关系来诠释了“书法”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设计设计
[英]约翰·克里斯·琼斯 ∣著 刘婷婷∣译
《设计设计》是卓越的设计书籍之一。
该书于1984年首次出版,1991年再版,是琼斯1972—1982年十年间,对设计和设计思维写作的反思和实验的产物。
琼斯挑战了传统的以产品和进程为导向的设计,在书中对自己在设计“方法”方面的工作,以及整个先进工业社会更广泛的方法和目的,进行了猛烈的自我批判,并坚持认为现在的世界需要将设计理解为“对整个生活的回应”。
在现代设计思维中,《设计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探索了设计写作的可能性。琼斯尝试对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实验,将随笔、访谈、反思、表演、戏剧、诗歌、偶然程序、照片、拼贴画和引文结合,试图让这本书“不仅只谈论设计,书本身就是探索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的实例”。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编辑推荐
公号ID:jsmscbs
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冒险家的故事,展现一个年轻、世故、富有魅力、英俊潇洒的列维-斯特劳斯,他那令人难忘的声音让我们重新思考人类和进步的意义。
学者、作家、美学家,忧郁的形象,现代人类学之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不仅改变了人类学,还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
在这本屡获殊荣的传记中,历史学家伊曼纽艾尔•卢瓦耶讲述了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真正的知识分子冒险家——的故事。本书以列维-斯特劳斯生平的四个主要时期为线索,为我们开启深入了解这位结构主义大师工作和生活的崭新视角。
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习惯于看到老态龙钟的列维-斯特劳斯的照片,或是他在亚马孙河流域邋遢不堪、饱受文化冲击的样子,而本书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世故、富有魅力、英俊潇洒的列维-斯特劳斯。与其说作者把列维-斯特劳斯描绘成一位现代人,不如说她把他描绘成一位伟大而不安的同代人。
拜德雅编辑推荐
公号ID:paideia2015
古代中国的女性是否拥有财产继承权?在男子缺席的场景下,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当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时,新的法律观念又如何影响着女性的财产权?
一部法律史领域研究中国妇女财产继承问题的经典之作。本书从妇女史视角切入,聚焦女儿、寡妇、妾等不同群体,以大量复杂而生动的案例,讲述中国女性从宋代至民国的财产权利变动,揭示了近千年来中国家庭财产继承和妇女财产权利的演变。同时,本书从法律的层面窥视妇女与财产继承的关系,检索历代司法资料,观察有关妇女财产权利和财产继承的法律表达与实践,给学界重新思考妇女与财产关系以及整个中国财产继承制度提供了富有新意的参考。
叙利亚:权力交汇下的破碎之地
[法]马修·雷伊∣著 李坤 | 译
王安石与宋代诗歌文化
[美] 杨晓山 ∣ 著 许浩然 | 译
王安石集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于一身,在许多方面都是宋代精神风貌的缩影。本书以王安石折射宋代诗歌文化,通过其昭君诗引起的巨大争议,论述宋代诗人的翻案与求新;以其所编《唐百家诗选》的选目问题,展现宋代的唐诗选本与唐诗经典化的关系;借后世对其诗歌的评价,讨论中国诗歌审美中“晚期风格”的形成;以其禅诗,研究其在佛理与诗法上的成就;通过《君难托》中的“弃妇”形象,探讨早在“乌台诗案”之前就已存在的诗歌与政治的纠葛,指向北宋中后期语言环境的彻底转变。各章材料详尽、安排巧妙,推动叙事走向其背后隐含的理论思考,成功建立起以代表性诗人为视角研究诗歌文化的范式。
席德·梅尔的回忆录: 我的计算机游戏人生
[美]席德·梅尔 [美]珍妮弗·李·努南 | 著 钱雨葭 | 译
席德·梅尔以编年体形式,回忆了他创办游戏工作室及制作每一款游戏的思考、试错过程,分享了他的游戏理念和创作心得。同时,席德·梅尔穿插讲述了美国游戏行业的发展,分享了他对玩家心理、游戏产业运作以及其他游戏设计师的看法。在个人计算机尚未普及的1980年代,席德·梅尔投入计算机游戏设计这个新兴领域,他个人的职业生涯与全球计算机游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完全同步,因此本书也是有趣的计算机游戏史。
拜占庭复兴的守护者
[英]史蒂文·朗西曼∣著 李达∣译
后浪编辑推荐
公号ID:hinabook
中国历史:从上古至公元元年
[意]卫匡国 著,[意]马西尼、[意]陆商隐 ∣编注 瞿姗姗 | 译
神话学理论
[澳] 埃里克·萨珀∣著 刘宗迪 | 译
中亚古代史
[美]费耐生∣著 韩中义 傅加杰 水敏军 ∣译
光启书局编辑推荐
公号ID:luminairebooks
生命本身的感觉
[美] 克里斯托夫·科赫∣著 李恒威∣译
绝世美味:生灵的消逝与饮食的未来
[加]丽诺尔·纽曼∣著 李思璟∣译
从旧石器时代的猛犸象,到上世纪灭绝的渡渡鸟;从古罗马时代的罗盘草,到一百年前才灭绝的旅鸽……在人类持续的消耗下,每个世纪都有一种食物灭绝。
由此,两位饮食地理学家开启了一场食物寻根之旅,探寻历史上被食至灭绝的消逝物种、散落各地的“美食活化石”、餐桌常客的前世今生、未来可能大行其道的新食物……
这是一次饮食与自然史的漫游,一份灭绝与濒危食物物种的调研手记,也是未来环境的启示录——
除了那些消失的“绝世美味”,人类还将失去什么?未来人类的饮食将走向何方?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文学·随笔
[意]亚历∣著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是意大利青年作家亚历用中文写下自己六年中国漫游的非虚构文学作品。
2016年,23岁的毕业生亚历在衰老的意大利看不到出路,决心投奔冉冉升起的电影制作热土——中国。他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学导演,出演瓜子和手机广告,在主旋律战争片中当46号群演,用蹩脚的普通话录电影播客,给央视纪录片当翻译,也参与过地下独立电影制作。
六年间,亚历从零开始学中文,在豆瓣上写日记,在大城小镇与不同阶层的人对话,在每一次微小的相遇中见证中国的广阔:在北京,和宿管阿姨学习怎么切菜;在广州拍广告,开工前喝早茶,杀青时喝断片;在上海,把客厅当成写作沙龙,创造一个临时的家;在四川农村,把白酒当成暖气,跨越寒冬和方言的隔阂。
亚历用冷静又不乏幽默的文字,记录自己在中国的观察和日常,书写近年的个体遭遇和时代变化,也写下无论全世界青年人共同面对的时代情绪和现实困境:在失序且孤独的时代,勇于拥抱生活的不确定,保持流动,渴望自由,跨过隔阂,与人连接。
联动的世界史:19世纪世界中的日本
[日]南塚信吾 ∣著 张尧彦∣译
本书以全球史的眼光,以世界各地的“关系”和“联动”为切入点,回顾了1840年代至1910年代的世界历史变动,分析了在欧美列强积极扩张、民众运动此起彼伏的背景下,世界紧张局势是如何形成与转移的,而伴随着旧秩序的崩坏、新秩序的诞生,日本又是如何捕捉世界历史的主导“潮流”,并将其“本土化”的。正如中文版序言标题所概括的,本书是“在世界史的动线上复盘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
上海文化出版社·回声文库编辑推荐
公号ID:cshwh7
天生狂野:北美动物抵抗殖民化
[英]安德里亚·L.斯莫利∣著 姜昊骞∣译
《天生狂野》是一部动物视角的美国早期殖民史,讲述了一段北美动物抵抗殖民进程的血泪史。
本书作者以北美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切入点和线索,将野生动物视为英属北美殖民进程的参与者并以“河狸、狼、鱼、鹿和野牛”为不同章节的具体主角,再现了北美野生动物抵抗殖民的真实故事,逐步合理地探讨出野生物种阻碍殖民者重塑北美地貌计划的发展过程,同时揭示了这一过程中自然与文化的互动与调适。另外,从文化史的角度看,本书还列举了展现北美生物物资源丰富的宣传史料和图像资料,记录了探险家、旅行者、测量员、博物学家和其他推动者的多次北美之行。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学术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