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医疗史不仅记录了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更是文明进步与科学发展的缩影。传染病疫情塑造并迭代了我们所依托的社会,治疗的革新不断推动着医学领域向前发展。从古代的草药治疗到现代的基因编辑,从东方的针灸到西方的外科手术,医疗的发展一直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我们选出了14本以医疗史为主题的图书,旨在带领大家穿越历史的长河,探索医疗领域的演变和人类对健康追求的不懈探索。
中国医疗史
赤脚医生与中国乡村的现代医学
1968年,在“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下,不但大批城镇医院的医生“下放”到农村,而且由上海近郊川沙县开始,被称作“我伲贫下中农自己的医生”的“赤脚医生”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落后乡村缺医少药的窘况,开启了中西医结合的尝试,建立了以社队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创造了当代华佗孙立哲们的“神话”。事实上,赤脚医生还与社队干部、民办教师、农技员和大小队会计一起,构成了与道地的“泥腿子”们相对应的某种准知识、技术或管理阶层。本书通过口述访谈和文字档案还原了特殊时空背景下医患群体的集体记忆,也使中国医疗制度史的叙事更加全面。
东北大鼠疫:西法防疫在中国
1910—1911年,一场鼠疫席卷整个东北。本书以晚清政府面临这场突发的东北大鼠疫,接受、确立并实行西法防疫的具体政治运作过程为中心,对近代中国这场影响深远的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剖析;并采取上下结合的视角,系统讨论与梳理此次疫情应对,进而呈现了清末东北社会内外多种势力交织的复杂样貌。
河北近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略
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近代以来,河北的医疗卫生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诸多成就。本书以档案、报刊、图书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对河北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
鼠疫与近代中国:卫生的制度化和社会变迁
本书是东亚地区较早自觉以医疗社会文化史的理念和方法探究中国疾病史的开创性研究。通过广泛利用方志、海关报告、地方档案和报刊等资料,系统地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包括港台)的鼠疫以及霍乱等重要传染病,对近代中国引入和实施卫生行政的过程进行了颇为全面的分析,并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脉络中,探究了卫生制度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意义。
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
本书试图以1894~1941年香港东华三院西医引入过程与中西医服务变迁为例,来考察西方医学在近代中国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中西医之间的对抗与互动关系,以及华人社会对于西方医学的认可与接受过程。考虑到香港当时处于英国的管治之下,本书则以殖民权力对东华三院医疗服务的干涉为主线,探讨东华三院作为一个医疗空间如何在殖民权力和西医霸权的推进下从一个纯粹的中医医院逐步演变为中西医共存的医疗空间。而到20世纪40年代,就留医(住院)服务来说,东华三院更是成为一个以西方医学为唯一治疗方法的西医医院。
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与合作医疗制度研究(1949~1984)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赤脚医生队伍和三级医疗保障网,覆盖全国各地的农民群体。本书以河北省为个案,充分挖掘、利用相关原始档案,结合公开及内部出版的报刊资料、地方志和老赤脚医生、社员等群体的口述史料,尽力还原1949~1984年河北农村医疗卫生与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及其实践历程的完整面相,考察其优劣得失,期待为当前医疗卫生体制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改革提供些许学术依据与历史借鉴。
世界医疗史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十六辑)第Ⅷ卷 第2期
张勇安 主编 2023年12月出版 ISBN:978-7-5228-2952-4
[法]维罗尼可·布东-米洛(V. Boudon-Millot) 闵凡祥 杨李琼 特邀主编
本辑为“东西互鉴与古代医学的起源”专题,分专题论文、书评两个栏目,收入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文章。首先综述本辑主要内容。专题论文部分,本辑收入文章涉及中国、古巴比伦、埃及、希腊、罗马、阿拉伯、印度等医学的起源与演变,论述世界各主要文明的早期医学体系建立与经典医学著作。书评部分,主要评介了山田庆儿的《中国医学的起源》和多拉·瓦加的《跨越铁幕的小儿麻痹症:匈牙利与流行病的冷战》,旨在展现国外医疗社会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开拓国内学术界的理论视野。
瘟疫的威力:黑死病如何改变世界,1347~1353
[德]福尔克尔·赖因哈特(Volker Reinhardt) 著 2023年3月出版 ISBN:978-7-5228-0788-1
朱锦阳 译
14世纪暴发的黑死病是影响欧洲最深的事件之一。瘟疫让众生变得平等,毕竟穷人已没什么可失去,而富人再手眼通天,死时也只用一块裹尸布。瘟疫又让世界更加不同,灾厄当前,千城千面:佛罗伦萨财富洗牌,米兰没有死人,威尼斯发生政变,阿维尼翁力保教宗,巴黎团结一心,德国城市献祭替罪羊……今天我们再次面对全球性疫病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有进步的科学,相似的是我们依然深陷强人政治的旋涡。去读一读薄伽丘和马基雅维利的文字,看一看吉贝尔蒂和多纳泰罗极富感染力的雕塑,也许会教给我们:冷静审视、热切希冀,然后坦然自若。
西方历史上的瘟疫
本书主要描述了西方历史上的重大瘟疫(传染性疾病)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人类生活在一个与无数病毒并存的世界。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曾说,瘟疫是人类历史的决定因素之一。瘟疫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往往比战争、革命更为深刻和全面,因为它直接攻击文明的核心和根基:人类自身,包括躯体和心灵。历史上每次传染病的大流行都可能导致国家、城邦的衰退,甚至摧毁一种文明。瘟疫不仅发生在历史上,而且发生在今天、明天。在21世纪的头20年里,人类社会已经5次遭受到传染病的冲击。这些疫情的暴发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暴露了现代社会在突发传染病面前的脆弱性。本书的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传染病,了解它们的症状、社会影响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从而让人们更加重视传染病、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以更加从容的心态去面对未知,同时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并与自然和谐共存。
柏林病人:艾滋病医疗史的转折
[美]娜塔莉亚·霍尔特(Nathalia Holt) 著 2021年9月出版 ISBN:978-7-5201-8399-4
王年恺 王羿婷 杨雨樵 译
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艾滋病,今日已转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病,是什么让艾滋病医疗发生重大转折?艾滋病医疗又如何影响整个医疗发展的方向与未来?作者霍尔特身为HIV研究人员,曾在实验过程中差点感染HIV,在经历可能感染的恐惧与服药的折磨后,决心将艾滋治疗发展的来龙去脉公之于世。她亲自探访两位柏林病人及他们的医生,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而这两位柏林病人治愈艾滋病的特殊经历,也成为艾滋病医疗史上的两大转折,更使医学发展走入全新阶段。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从文明起源到21世纪
[美]约书亚·S.卢米斯(Joshua S. Loomis) 著 2021年5月出版 ISBN:978-7-5201-8092-4
李珂 等译
在人类历史上,一场场重大的传染病疫情塑造并迭代了我们所依托的社会,是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一股重要力量。本书聚焦影响人类历史最为深远的十场传染病:鼠疫、天花、疟疾、肺结核、斑疹伤寒、黄热病、霍乱、大流感、脊髓灰质炎和艾滋病,通过讲述传染病发生的历史背景,疾病的症状、统计数据和发病原理,导致的致命后果,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呈现了传染病与人类发展的历史脉络、宗教传统、社会动态和科技创新的复杂而深刻的关系。
苍白的骑士
[英]劳拉·斯宾尼(Laura Spinney) 著 2021年4月出版 ISBN:978-7-5201-8101-3
祁长保 译
1918-1920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人类灾难之一,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扰乱了全球政治、种族关系和家庭结构,并造成了永久性的变化,同时刺激了医学、宗教和艺术翎羽的创新。劳拉·斯宾尼在《苍白骑士》一书中,通过借鉴历史、病毒学、流行病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巧妙地叙述了那场永远改变人类的鲜为人知的灾难,并认为此次流感实际上促成了20世纪的诸多变革,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
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
[美]杰里米·布朗(Jeremy Brown) 著 2020年3月出版 ISBN:978-7-5201-5998-2
王晨瑜 译
2018年正值1918 年灾难性流感爆发100周年,杰里米·布朗,一位资深医生,探究了令人不安的、可怕且复杂的流感病毒的历史,以百年间爆发的几次严重的流感疫情为主线,讲述了人类发现流感病毒并与之抗争的历史。同时也提出并解答了一些与流感相关的问题,比如:我们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吗,政府在治疗流感方面应承担的角色,以及我们离找到一种根治方法还有多远。作者与顶尖的流行病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率先对1918年原始病毒的遗传基础进行测序的研究人员对话,旨在提供全面综合的历史的同时,探索一条有关流感治愈的未来路线图。
医疗与帝国
[英]普拉提克·查克拉巴提(Pratik Chakrabarti) 著 2019年8月出版 ISBN:978-7-5201-5146-7
李尚仁 译
本书在地理尺度上横跨美、亚、非三洲,并顾及澳大利亚、太平洋岛群;在时间刻度上,自17世纪以降,横跨350年;在资料取用上,参照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第一手资料,能够回应过去研究者局限于特定区域或是特定疾病的不足。从全球史的视角,详尽分析了17世纪到20世纪中叶现代医学的诞生过程。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杨